自閉人群的特徵與困難(四)

2021-12-24

自閉譜系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所困擾的人,他們的大腦與神經典型(即無ASD困擾的人)的人們有所差異,因而使得他們的感官運作、思考模式、擅長的溝通模式與神經典型人群不同,從而使得他們顯得格格不入。這一系列文章將描述一些ASD人群常見的特徵與困難,旨在使大眾能更深入的了解ASD,並創造一個對ASD人群更為友善的社會。 

不難想見,ASD的各項特徵,會使一個人在人群中顯得特別「突出」。然而,令人難過的是,這些「與眾不同」的行為模式,往往會導致ASD個人被同儕孤立。甚至,有時因為難以被他人理解,從而被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如:「怪異」、「愚笨」、「沒有同理心」等。

其中,ASD人群「沒有同理心」可說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概念。在神經典型的人與ASD人群互動時,常常會因為ASD人群的行為模式不符合期待,因而認為他們「沒有同理心」:「你怎麼都不看我?」、「你是不是都不在乎?」。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連科學家們也是這麼認為。在過去,科學家們認為「同理心缺損」是自閉症的一種核心特徵。一般而言,人們能夠自然而然的獲得揣測、忖度他人的的心理的能力,也就是同理心。但是,他們發現自閉症人群在這一方面有明顯的困難:更難以判讀他人的表情、更難以解讀言外之意、更難以正確的得知他人的心裡想法等等,因而認定他們的同理心有所缺損。

然而,過去幾年,人們開始有了不同的理解。隨著人們漸漸開始了解並傾聽ASD人群的聲音,科學家們開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ASD,進而,科學家們意識到,ASD人群的同理心並非真的有問題。那麼,要怎麼解釋ASD人群在交談溝通上的困難呢?2012年,達米安.米爾頓(Damian Milton)提出了「雙重同理問題」("double empathy problem")來做為新的解釋。「雙重同理問題」表示:一個人能夠「同理」另一個人,主要是因為兩個人對於「行事及言談的規則」有相似的認知,進而能產生一些自然的默契。然而,若兩個人對所謂「規則」的認知有著極大的差異,則兩人便難以相互同理。

一個人對「規則」的認知來自於他的生命經驗以及他認識世界的方式,因而,ASD人群的腦部發展差異便導致了他們對「規則」的認知的差異,從而導致了所謂的「同理心問題」。這樣的解釋方式提醒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所謂的「同理心問題」事實上是個雙向的問題,也就是雙方都在理解對方的想法上有困難,而非是單向的、問題出在ASD人群身上。這樣的理解也提醒著我們,我們應該更多的去理解雙方的差異,而非總是以精神典型人群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的不是。

在下一篇文章裡,我們將會介紹一些支持這個理論的實驗。


參考資料:

The double empathy problem

Double Empathy: Why Autistic People Are Often Misunderstood

UK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

Milton, D. (2012). On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autism: the 'double empathy problem'. Disability & Society, 27(6), 883-887.
https://kar.kent.ac.uk/62639/

陳儀頻:〈自閉症學生的心智解讀教學〉。《特殊教育叢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45433:89-96
https://special.moe.gov.tw/periodicalInfo.php?guid=72F3B929-04F3-484B-BE54-50C6936D4CDD

CDC網頁

NHS網頁

衛福部《與自閉特質同行》手冊 線上閱覽 下載

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