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譜系障礙

2021-08-10

提到自閉症,你腦中浮現的是什麼呢?班上那個總是重複的作著奇怪的事的怪同學?又或是那個總是獨來獨往,總是顯得與眾人格格不入的人?「自閉」一詞在現代人的對話中並不罕見,常被用來描述一個人不善社交,或是喜歡獨來獨往。

然而,「自閉」在醫學上有著嚴謹的定義。臨床上,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自閉譜系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由臨床行為診斷,主要有兩個重點:

(1)社交溝通與互動的障礙:

  • 在社交-情緒的互動上有困難:無法維持對話、較少分享情緒等 

  • 非語言溝通的困難:對話時難以注視他人、無法理解肢體語言等

  • 發展及維持人際關係的困難:無法做出符合情境的適當行為及交朋友方面有困難等

(2)侷限且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

  • 固著或重複性的言語,動作及使用物品

  • 堅持慣例,儀式化的口語或非口語行為,對生活中的異動極度抗拒

  • 侷限且固定的興趣,以及對興趣極度的專注

同時,具有這些性質的人常會伴隨有對外界感官刺激過於敏感或過於不敏感的徵狀,包含聲音、光線、或者特定材質。

患有「自閉譜系障礙」的人們的症狀可能各自不同,有的有嚴重的語言及社交發展遲緩,因而需要特殊教育的支持;也有的雖然語言學習較慢,但仍能漸漸地學會口語表達並能稍微融入群體,但仍有時會有些「無禮」的舉止;有些人看似與一般人無異,並且在其專業領域上表現的十分出色。這便是為什麼,在最新的DSM-5中,會以「自閉譜系障礙」來命名:因為「自閉」並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判斷標準。受「自閉」困擾的人們有著形形色色的臨床表現,每個人受其困擾的強度亦有所不同,就好像一道由強至弱的光譜一樣,因而便用「譜系」("spectrum"在英文中即「光譜」)來描述這類特質。

事實上,臺灣人所熟知的「亞斯伯格症」過去被分類為一種獨立的障礙,而在DSM-5中,「亞斯伯格症」一詞已不再被使用。現在,「亞斯伯格症」、「自閉症」、及「非典型自閉症」等等診斷皆被涵蓋在「自閉譜系障礙」之下。它們被視為是同一種特質,只是臨床表現各有差異。

目前,自閉譜系障礙被認定為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即其成因是腦部的生長及結構異於他人。然而,其具體成因仍不清楚。根據相關研究,主要造成大腦的異常的因素便是基因。研究指出,自閉譜系障礙有七到九成的遺傳性風險。另外,當家中已有一子被診斷為自閉譜系障礙時,有7%至20%的家庭其後出生的孩子亦有相同困擾。作為對比,根據美國疾管中心(CDC)於2016年所的調查,美國整體人口的盛行率約為1.8~1.9%。

早期診斷、早期接受矯治對自閉者非常重要。自閉者們所面臨的問題各有不同。因此,接受孩子可能有的障礙,儘量協助他們學習適應環境,並將目標設定在讓兒童和家長有愉快的生活經驗,對於這些孩子會有極大幫助。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Wikipedia

CDC網頁

Lord, C., Elsabbagh, M., Baird, G., & Veenstra-Vanderweele, J. (2018).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Lancet (London, England), 392(10146), 508-52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98158/

台灣兒童青少精神學會專欄

衛福部《與自閉特質同行》手冊 線上閱覽 下載

圖源